孕期女性心理健康因素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关系模型研究
翘楚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医学论文的写作、修改、翻译、发表
官方网站:https://www.qclunwen.com 服务QQ:55755004
邮箱:55755004@qq.com 咨询电话:18986130979
服务宗旨:原创、专业、诚信、安全可靠
【关键词】 妊娠妇女;心理安康;构造方程
[Key words] pregnant female;mental health;SEM
妊娠被以为是一个提示性的可预见事情,是向成熟化、成人转变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女性的人生开展的严重生活事情[1]。由于内环境及外在生活环境等的改动,妊娠也可能成为一种危机,妊娠经常招致状态失衡,产生焦虑、抑郁心情[2]。有报道显现:孕妇心理状态与孕妇处世表现、心情控制、流产史、与父母关系、对分娩心理准备、家庭角色认同要素等有关,其中与父母关系不和,对分娩心理准备不充沛,恐惧慌张及疑虑是影响孕妇心理状态主要的要素[3]。因而本研讨探求影响怀孕女性心理安康的相关要素以及互相的关系,为今后增强妊娠妇女心理安康保健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数据,并有一定的自创指导意义。
1 对象与办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在静安区妇幼保健所怀孕建卡的孕期8~40周的妊娠女性为入组对象,由经过调查培训的妇幼医生以及肉体科医生,停止现场发放、指导、填写、回收并核对。本调查为2007年7月-2010年7月于本妇幼保健所建卡、就诊和随访的孕期女性,随机整群抽取3200份问卷,有效问卷3167份,问卷有效率98.97%。
1.2 调查工具
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讨工具主要包括:(1)孕妇根本状况调查表:为孕妇的根本人口学及孕期材料。(2)病症自评量表(SCL-90)共90个条目,包括10个病症因子,采用五级评分(1~5):1=没有,2=很轻,3=中等,4=侧重,5=严重。依据各因子分上下来评价心理安康程度,评分越高阐明身心病症越重,表示心理安康程度越差。统计指标为总均分及各病症因子分。(3)社会支持自评量表:该工具由18个条目组成。记分依据受试者答复的“没有”记0分,“有时”记1分,“经常”记2分,累计。最后若总分>26分,可视为异常。分值越高,越阐明其社会支持越缺乏,本量表特别强调在孕期期间的社会支持作用[4]。
1.3 统计学处置
本调查采用Epi.Data 3.0停止建库、数据录入,采用SPSS For Windows 16.0,AMOS5.0统计软件对本数据统计剖析。
2 结果
2.1 根本状况
本调查共3167名妊娠女性,孕期均匀为12.89±10.89周;年龄20~47岁,均匀为30.45±10.96岁。
2.2 构造方程模型研讨
2.2.1 模型假定
本研讨设定的构造方程模型见图1,孕期女性心理安康作为外生潜变量,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作为内生潜变量,显变量躯体化、强迫等作为心理安康的外生标志,显变量客观、客观和应用度作为社会支持的内生潜变量的内生标志,显变量消极、积极作为内生潜变量应对方式的内生标志。
为进一步理解孕期女性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安康程度之间的因子关联性,探究心理安康程度与孕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本研讨采用Amos5.0统计剖析软件,树立构造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modeling缩写为SEM)考证本研讨中的模型假定。图1 孕期女性心理安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模型假定
2.2.2 孕期女性心理安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模型评价
根据相关研讨假定,对图1的模型假定停止了初步的检验[5]。主要以卡方值(χ2)、自在度(df),拟合优度(goodness-of-fit index, GFI),比拟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增量拟和指数( incremental fit in-dex, IFI)以及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mean squared residua,l RMSEA)作为评定模型拟合度的修正指标。普通而言,GFI、IFI、CFI在0. 90以上,RMSEA值小于0. 1表示好的拟合,低于0. 05表示十分好的拟合。采用斜方差构造模型的极大似然法对假定构造模型停止估量和检验,经修正调整后模型中,χ2=511.102,χ2/df=3.932,P<0. 000,各修正指标GFI、IFI、CFI等似然指数均大于0. 90,RMSEA=0. 078,为可承受模型。修正模型的拟合指数,其规范化途径图及各要素间的规范化途径系数见图2。
由模型可见(图2)孕期女性心理安康与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惧要素皆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孕期人际敏感直接影响社会支持的应用度(效应值:0.75,P=0.000),孕期抑郁、焦虑直接影响应对的消极方式(效应值:0.77,0.69,P=0.000);孕期社会支持直承受客观(心理感受)和社会支持应用度的要素影响(效应值:0.67,0.78,P=0.000);孕期女性应对方式直承受应对的消极和积极要素的影响(效应值:-0.37,0.63,P=0.000);孕期心理安康又直承受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效应值:0.32,0.28,P=0.000)。心理安康经过抑郁要素对应对方式有正性间接影响:效应值:(-0.77)×(-0.39)=0.3003,P=0.000;心理安康经过焦虑要素对应对方式有正性间接影响:效应值:(-0.69)×(-0.39)=0.2691,P=0.000;心理安康经过人际敏感要素对社会支持应用度有负性间接影响:效应值:(-0.75)×0.78=-0.585,P=0.000。图2 孕期女性心理安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模型关系
3 讨论与倡议
3.1 孕期女性多要素关系请求新的社会支持形式
本次调查研讨孕期女性心理安康直承受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与原假定模型还是有不同的。孕期女性的客观社会支持要素并未进入方程模型,即可看出较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或组织、团体的交际等所取得的水平,个体更容易遭到社会的尊重、被支持、被了解的心情体验和称心的影响。同时心理安康又经过人际敏感(即人际敏感的孕期女性取得社会支持力度更差)间接影响社会支持应用度。现代医学请求新的医学效劳形式即生物-心理-社会的效劳形式,强调以人为本,要从单纯的医疗处置到生理、心理、社会顺应的全面支持。因而本研讨干预也着重针对性地运用了孕期支持性心理咨询方式,给予孕期女性更多的客观情感支持和共情。
3.2 孕期心理安康间接影响社会支持与应对
近些年上海市出台的妇幼保健工作方案中均提到增强孕产妇的心理保健,请求各医院设立孕妇学校,上课内容均有这方面的内容宣教,但只是停止医学学问宣传、集中授课这种传统的教育手腕,讲授内容多为营养保健以及胎教、心理根本学问等方面学问,缺乏对孕期如何停止心理调理的详细指导并没有对抑郁和焦虑停止针对性的治疗,也没有对教育结果停止评价,无法晓得这种办法能否有效,以及可以对孕妇起到什么实在的协助。 依据本次调查研讨,从本组材料可看出,初孕妇普遍存在着不同水平的焦虑、抑郁、恐惧心情和躯体不适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负性心情,这与蒋玉卉等[5]报告的材料相符,心理安康经过抑郁要素对应对方式有正性间接影响,经过焦虑要素对应对方式有正性间接影响,经过人际敏感要素对社会支持应用度有负性间接影响,即孕期心理安康程度越差孕期社会支持应用度和应对方式越差,从而会增加孕期女性生理和心情不适的风险。据德国调查材料显现[6],由于孕妇慌张、恐惧而分娩的畸形儿是德国统一前的10倍。斯托特对1300名儿童及家庭停止调查,结果标明在妊娠期间彼此反目、口角频繁的孕妇,心理压力大,所生孩子在躯体和肉体上呈现缺陷概率大。余展飞等[7]指出,孕期过度慌张、恐惧、悲伤等心情,可使血管痉挛,肾血流量减少,影响母体内分泌和胎儿血液循环,证明恐惧不安使血中呈现硫苯二酸衍生物,从而影响胎儿发育。李慕军等[8]以为:高程度的焦虑和抑郁与脐带绕颈的发作有亲密关系。近年来,有些研讨报道标明,分娩前有焦虑、抑郁的表现,其产科兼并症发病较高[9],产妇的肉体状态可以影响机体内部的均衡,是影响分娩的四个重要缘由之一[10],最终招致宫缩紊乱或乏力,致产程延长,形成难产[11]。因而积极应用孕妇学校与心理支持(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相分离,探究积极缓解孕期女性的焦虑、抑郁心情的有效干预形式。国内朱丽丽[12]、李岩等[13]学者都在各自的研讨报告对心理安康干预及孕妇学校的心理辅导停止了效果评价,结果都得到了支持性结果。
孕期的心理安康保健是优生优育重要保证之一,城市孕期保健工作增强孕期家庭和社会支持应用度,减少应对方式的消极要素是促进孕期女性心理安康的有效途径。每个人所处的社会位置、工作环境不同,来自家庭经济及工作压力、婆媳关系、对重生儿性别的期盼、分娩后经济、社交才能以及孕产妇本身性格的内在、外在表现等要素均可招致孕产妇负性心情的产生,孕妇学校的提高应用,为广阔孕妇提供了优生优育、自我监护、孕期营养等学问培训,从一定水平上缓解了孕期心理的压力,但由于其缺乏针对性,不能从基本上满足孕产妇的个体心理需求,从而减轻其搅扰。为此,运用心理指导结合孕妇心理放松操来讨论积极的综合干预对改善产后心理安康情况的作用。积极应用孕妇学校与心理支持(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相分离,探究积极缓解孕期女性的焦虑、抑郁心情的有效干预形式,结果都得到了支持性结果。
【参考文献】
1 白克镇,李宗恒,陈冬寓.临床孕妇心理卫生状态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1):20.
2 栾荣生,罗小辉,奚祖庆,等.生活事情及其影响要素的人群研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1):15.
3 袁浓根,赵苗青.孕妇产前心理情况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82.
4 张明因.肉体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6
5 邱浩政,林碧芳.构造方程模型的原理与应用.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
6 蒋玉卉,方润领,郎海燕.180例初孕妇女心理情况调查.安康心理学杂志,2000,8(4):434-435.
7 华嘉增.妇女保健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5.
8 余展飞.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65.
9 李慕军,冯启明,陈悦,等.脐带绕颈孕妇的焦虑抑郁病例对照研讨.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4):528-529.
10 徐俊冕,严和骎,吴文源.医学心理学,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10-211.
11 陈华,王雅珍,郑营,等.孕妇心理要素对分娩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29(1):45.
12 朱丽丽,卢树敏,薛小丽.孕妇心理问题干预效果剖析.中国妇幼保健,2004,19:58-59.
13 李岩,纪秀娟.孕妇学校正围生期孕妇心理安康的影响.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6,4(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