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干预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环境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1-04-24 10:45

 

【摘要】  目的 讨论系统性家庭干预对女性肉体团结症病人的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办法 对60例存有家庭关系慌张和生活质量明显降落的女性肉体团结症病人停止1年系统的家庭教育和针对性家庭干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生活质量量表(QOL)、简明肉体病评定量表(BPRS)及社会功用评定量表(SDSS),停止干预前后评分。结果 1年后,BPRS、SDSS总分,FESCV、QOL评分,除文娱性、环境范畴及肉体信仰因子外,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1年内病人复发率为10.0%(6/60)。结论 本干预办法对具有家庭关系慌张和生活质量降落的女性肉体团结症病人,有改善其家庭处境、进步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的作用。

           翘楚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医学论文的写作、修改、翻译、发表      
          
官方网站:https://www.qclunwen.com     服务QQ55755004      
          
邮箱:55755004@qq.com            咨询电话:18986130979        
          
服务宗旨:原创、专业、诚信、安全可靠

【关键词】  女性病人;肉体团结症;家庭干预;家庭环境;生活质量


     Effect of Family Intervention on Family Environment and Life Quality of the Femal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ZHANG Xiufen,LI Suping,CHANG Jiao∥(Third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Jining Psychotic Prophylacticotherapeutic Institute, Jining 27205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amily intervention on family environment and life quality of the femal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Methods  Sixty femal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hose life quality fell obviously and family relation tensed distinctly, were subjected to oneyear  systemic family education and family intervention. All the participants were assessed by using FESCV, QOL, BPRS and SDS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one year, family environment and lif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were improved obviously, psychotic symptom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social function renewed gradually (P<0.05 or P<0.01). Relapse rates were 10.0%. Conclusion Systemic family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life quality and family environment and decrease psychotic residual symptoms and relapse rates.

    Key words: female patients;schizophrenia;family intervention;family environment;life quality

    在整个肉体团结症病人群体中,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24[1],因而,她们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更为人们关注。有材料显现,由于疾病性质所致婚姻家庭关系决裂者甚多,其中招致女性病人自杀、出走或受优待的状况发作率高达21%[2]。因而,展开系统的家庭教育和干预措施,努力改善病人的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显得极为重要。我们在既往试点的根底上[3,4],于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对60例存有家庭关系慌张、生活质量明显降落的女性肉体团结症病人停止为期1年的跟踪性家庭教育和干预措施,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办法

    1.1对象

    依据我院防治网络中心提供的材料, 选择具有3个月以上的家庭关系慌张、生活质量明显降落的女性肉体团结症病人作为研讨对象,共60例,年龄16~48岁,均匀(28.3±2.2)岁。其中已婚38例、未婚22例。病程1~6年,中位数3.8年;住院2~6次,均匀4.0次;住院90~360 d,均匀(196.0±18.0)d;出院时肉体病症根本缓解[简明肉体病评定量表(BPRS)[5]<25分],最近一次出院时间为3~9个月,出院时均以利培酮停止维持性治疗。

    1.2办法

    对上述60例病人和家眷均采用电话预定方式,邀其到门诊或病房停止复诊,由原主治医生和义务护士执行药物的分配和心理引导。

    1.2.1系统家庭干预办法

    1.2.1.1集体式家庭教育:将病人分为2批,每批30例,由经过特地培训的医师和护师对病人和家眷停止集体授课。每2个月1次,每次3小时,分别于当月29、30日停止,共6次。教育内容为①解说肉体团结症的根本学问,重点强调肉体团结症能够治疗和有效控制,并能获得较好效果。②解说家庭环境对肉体疾病康复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并着重强调病人生活质量的上下将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和预后。③提议病人家眷应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并传授相应的处置技巧。④约请康复效果较好的病人家眷停止以身作则,鼓舞病人家眷停止本身家庭尝试,以调动其治疗和协作的积极性。

    1.2.1.2家庭干预:由控制病人家庭环境情况的护理人员,经特地培训后,每月1次停止家庭随访指导。依据病人家庭环境情况对病人或家庭成员停止有针对性的干预,干预时以温和而有压服力的方式停止家庭交流。其主要目的为调整不良家庭处置方式,加强家眷和病人的心理防御才能,以便进步病人的生活质量。如由于病人肉体病症所致家庭危机和生活质量降落,可结合主治医师停止恰当的病情控制,并竭力压服病人家眷积极配合治疗;如由于家庭条件限制不能保证病人生活质量时,约请家眷亲朋或社区指导人员参与,停止恰当的扶助教育或经济援助。同时,结合医院防治网络中心停止适时的社会宣教,以进步全社会对肉体病病人的正确认识和应对方式。

    1.2.2评价办法

    ①干预前由主治医师采用BPRS、社会功用评定量表(SDSS)[5]对病人停止肉体病现状及社会功用残疾水平停止评定;由义务护士指导病人和家眷填写家庭环境评定量表(FESCV)[5]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5]。②干预后随访1年后,由随访者停止第2次FESCV、QOL、BPRS、SDSS调查。③评价1年内病人复发率。以连续1个月肉体病症明显加重,BPRS评分的第4、7、11、12和15项中任何1项超越3分或BPRS总分>36分,作为复发恶化的界定规范。

    1.2.3统计学办法

    将干预前后一切材料送入医院统计室停止统计处置,所得数据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2.1干预前后病人FESCV及QOL各因子分比拟

    见表1。

    表1示,家庭干预后病人家庭环境除文娱性因子外,均有显著改善;生活质量除肉体信仰和环境范畴因子外,其它因子评分与干预前比拟,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提示干预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进步和改善。

    2.2干预前后病人BPRS、SDSS评分比拟

    干预前BPRS总分32.12±1.40,干预后26.14±1.00;SDSS总分干预前8.12±1.60,干预后6.02±1.20。干预前后比拟,均P<0.0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干预后的病人在肉体病残留病症及社会功用残疾水平方面较干预前有明显进步。

    2.31年内病人复发率

    60例病人中,6例(10.0%)复发再入院,其他病例均未超出复发恶化的界定。表1干预前后病人FESCV及QOL各因子分比拟

    3讨论

    女性肉体团结症病人的预后与开展,直接关系到某些家庭的稳定和社会言论的关注,做好其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社区女性肉体团结症病人的社会位置及合理权益的表现,却恰恰表如今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及生活质量的上下上。因而,如何改善她们的家庭社会处境、进步生活质量即显得极为必要。早在20世纪50~60年代,肉体病学家们就曾经认识到家庭环境与子女患肉体病的关系,但当时多从父母的早逝、离异、分居等角度去思索。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肉体疾病的不时深化,病人的家庭环境对肉体疾病的康复已惹起人们注重。梁传山等[6]在对100例肉体团结症病人家庭环境与其复发的相关要素中指出,家庭环境及家庭职能不良,对病人病情复发的外因起着重要作用。吕峰等[7]在对肉体团结症病人家庭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讨中发现,肉体团结症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承诺、协助和支持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的家庭,而且家庭之间直接表达情感的水平较低,父母给予子女的情感暖和较少。这除与家眷缺乏相关肉体疾病学问有关外,更与缺乏相应的指导和干预锻炼有关。赵宝龙等[8]对肉体团结症家庭干预的3年随访提示,对社区肉体病病人家眷采取恰当的教育和干预措施,不但能够降低病人的复发率,而且可进步病人的生活质量,从而强调了家眷积极参与的重要性。

    本研讨从实践动身,以实在改善女性肉体团结症病人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为目标,应用医院的有益资源停止有目的、有组织、有针对性的社区康复治疗。从本次研讨结果能够看出,经系统家庭干预后的女性肉体团结症病人,其家庭环境较干预前有了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亦得到明显进步,干预前后FESCV、QOL评分除文娱性、环境范畴及肉体信仰范畴等客观要素外,均存在显著差别(P<0.05或P<0.01  );良好的家庭环境使病人的心情得以稳定,从而加强了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对减轻肉体病残留病症、预防疾病复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生活质量的进步,又能够促使病人盲目地停止心理保健和功用性恢复锻炼,从而进步本身的心理防御才能、减轻社会功用的残疾水平,对今后的逐渐康复添加自信心和希望。以上结果阐明,对肉体团结症病人的家庭停止恰当的家庭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家庭干预,不但能够改善病人的家庭环境、进步其生活质量,同时对预防疾病复发、进步病人的社会功用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展开系统的社区家庭教育、采取有针对性的家庭干预措施,对维护女性肉体团结症病人的家庭稳定、进步病人的生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成义仁,何及,马恩轩,等.肉体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21.

[2]翁正,张敬悬,刘庆桂,等. 乡村自杀得逞者家庭环境、密切度及顺应性的对照研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148.

[3]马爱荣,李书光. 家庭安康教育对出院肉体团结症病人复发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3,18(7):538.

[4]杨冬梅,岳淑英,李书光.社会生活模仿锻炼对男性肉体团结症病人住院依赖行为的改善[J]. 适用护理杂志,2003,19(8):62.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4,427,101.

[6]梁传山,贺敬义,孙凤采,等.乡村肉体团结症病人家庭环境和抑郁心境及其复发的相关要素[J].中华肉体科杂志,1999,32(6):156.

[7]吕峰,高华,梁家国.肉体团结症病人家庭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讨[J].中华肉体科杂志,2001,34(4):231.

[8]赵宝龙,沈静静,施永斌.肉体团结症患者家庭干预的三年随访[J].中华肉体科杂志,1998,3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