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不同层次护士术前洗手合格率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急诊科不同层次护士手术前洗手合格率情况,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分析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2009年10月本院护士、进修护士和实习护士的手术前洗手后细菌培养资料。[结果]手术前洗手合格率本院护士98%、进修护士88%、实习护士96%。[结论]不同层次护士对手术前规范洗手仍缺乏足够认识。加强急诊科护士手术前洗手管理,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无菌观念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翘楚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医学论文的写作、修改、翻译、发表
官方网站:https://www.qclunwen.com 服务QQ:55755004
邮箱:55755004@qq.com 咨询电话:18986130979
服务宗旨:原创、专业、诚信、安全可靠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洗手;合格率
Abstract To know the status quo of preoperative handwashing qualification rate of different level nurse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and to put forward some protective countermeasures.Methods:The data of bacterial culture of hands of employed nurses,nurses on advanced study,and student nurses after handwashing before operation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08 to October 2009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preoperative handwashing in employed nurses was 98%,88% in nurses on advanced study and 96% in student nurses.Conclusion:Some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 didn'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normative preoperative handwashing method.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of nurse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n preoperative handwashing and to enhance their aseptic concept are very important links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nosocomial infections.
Key words Objective:nurse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handwashing;qualification rate
急诊手术前洗手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消毒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防治术后感染率的发生[1]。我们通过对不同层次急诊科护士手术前洗手的细菌学调查与分析,发现不同层次的护士洗手合格率存在差异。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增强急诊科护士整体手术前的洗手意识,提高手术前后细菌监测的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2009年10月本院护士、进修护士和实习护士的手术前洗手监测资料为依据,以监测人员为调查对象,其中本院护士60人次、进修护士40人次、实习护士52人次,共152人次。
1.2 监测方法
按照2000年5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手和皮肤黏膜消毒效果监测标准,手术护士洗手后五指并拢,用含有无菌葡萄糖肉汤增菌剂的棉签在双手指屈面从指端往返涂擦2次(面积约20 cm),突入含无菌肉汤增菌剂的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和鉴定。
1.3 监测标准
根据1996年卫生部实施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
2 结果
2.1 不同层次急诊科护士术前洗手合格率
共计152人次,合格144人次,合格率95%。手术前监测合格护士经过正确指导洗手程序、严格控制术前洗手时间,再次进行细菌培养均为合格。监测合格率高的护士是本院护士,合格率98%,实习护士合格率96%,最低的是进修护士88%。见表1。表1 急诊科不同层次护士手术前洗手合格率情况(略)
2.2 细菌培养结果
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主要细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阳性杆菌、微球菌、肠属菌群,见表2。表2 菌群种类与分布人次
3 讨论
3.1 急诊科护士术前洗手差异原因分析
3.1.1 不同层次的急诊科护士术前洗手认知水平不同
有文献报道,手术室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任何场合只要手被污染都会随时洗手及消毒[2]。但本次调查发现,急诊科手术护士的洗手合格率不够理想。因此,提高整体急诊科护士的术前规范洗手意识:①加强人员管理,定期进行洗手行为教育。新参加的护士、新调入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等要进行岗前培训。②加强手术护士的监督管理力度,通过教育管理,使其认识到术前洗手是保护病人、避免感染、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促使其自觉遵守规定,提高术前洗手合格率。
3.1.2 急诊科不同层次护士术前洗手的规范程度不一
有些手术护士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不能按规定、按程序、按时间要求认真洗手。本调查发现:①实习护士独立上手术的机会比进修护士少。实习护士一般由护龄3年以上、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护士带教,其整个洗手程序都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之下,避免了其不规范的洗手行为;进修护士虽然由护师以上人员带教,但在完成了带教期后即可独立上手术,由于其对进修环境的不熟悉或不自信而急于准备下一步工作常导致不能按要求严格控制洗手时间。②手术室是实习护士形成手术室工作经验的第一场所,其术前洗手操作没有受到先前形成的工作经验的影响;进修护士则往往受原单位不同洗手方法的影响,在无意间影响新的洗手习惯的形成。有报道因医务人员经手传播细菌而造成医院感染的占30%[3]。因此,我们重点在加强急诊科手术护士的责任心、改善洗手环境、充实洗手设备的同时,还注重手术护士术前洗手培训并考核上岗。建议由急诊科护士带教进修护士洗手,熟悉本院常规的洗手液及洗手设备,帮助进修护士尽快适应新环境,掌握洗手方法。实际工作中我们把术前洗手方法张贴上壁,并以图示取得了良好效果。
3.1.3 带教护士带教认真程度不一
某些带教护士不能按洗手规定与程序严格带教,致使学员没有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也是造成术前洗手监测合格率下降的原因。本调查发现,术前洗手监测合格者经正确指导洗手程序,严格控制洗手时间,再次进行细菌培养均为合格。有资料显示,术前简易洗手手指的带菌率为47%,术前正规洗手后手指带菌率为19%,有显著性差异[4]。因此,带教护士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带教手术护士洗手过程中严格制度、认真把关,把正规的洗手方法教给学员,避免选用一些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带教而造成误教。
3.1.4 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高
本调查发现,术前洗手监测不合格的急诊科手术护士中,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原因:①急诊科护士每天接待不同疾病的病人,人员复杂,因此携带细菌数量和被污染的程度较高。②急诊科开放性损伤病人多,护士清创及打针操作后没有及时清洁也是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可能因素[5]。因此,严格洗手消毒制度,规范术前洗手操作,消除皮肤表皮葡萄球菌,减少伤口感染[610]。同时建议急诊科手术护士进行各种操作后清洁洗手。
总之,术前洗手是阻断医护人员经操作导致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从行为教育、严格带教、规范制度等方面加强监管力度,增强急诊科护士的无菌观念和责任心,杜绝违规术前洗手操作的发生,提高术前洗手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Kurat,Crral G,Oliveira F,et al.Infaction control strategist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in a Arggentina[J].Hosp infact,1998,40(2):149154.
[2]金燕芳,徐扬.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效果测评[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3):1516.
[3]牛秀成,张素德,周素琴,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污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1998,8(2):8889.
[4]陈淑然.基层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00,21(8):684685.
[5]李登敏,陈梦焦,李爱芬.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控制[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1011.
[6]杨西宁,胡美春.临床医护人员3种洗手方法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8,22(8B):2129.
[7]张红梅.护理人员洗手现状及管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4B):956957.
[8]刘彩霞,杨莉梅,方殷,等.医务人员洗手监测分析[J].护理研究,2007,21(4B):965966.
[9]张美芳,杜淑俊.临床医务人员不同洗手方法的行为分析[J].护理研究,2007,21(4C):1097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