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皮瓣“补丁法”在乳腺癌术中的应用

2010-12-17 11:15

 

 【摘要】 目的 分析改良皮瓣“补丁法”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 方法 对行改良皮瓣“补丁法”+绷带包扎单管负压引流63例和行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单管负压引流59例发生皮下积液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发生积液者25例,积液的总发生率为20.5%;其中改良皮瓣“补丁法”+绷带包扎单管负压引流组的积液发生率为12.7%;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单管负压引流组的积液发生率为2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单管负压引流法相比,改良皮瓣“补丁法”+绷带包扎单管负压引流能明显的减少术后皮瓣下积液。  

           翘楚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医学论文的写作、修改、翻译、发表      
          
官方网站:https://www.qclunwen.com     服务QQ55755004      
          
邮箱:55755004@qq.com            咨询电话:18986130979        
          
服务宗旨:原创、专业、诚信、安全可靠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改良皮瓣“补丁法” 皮下积液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是常见的并发症。这个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的愈合及后续的放、化疗时间,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寻求更为合理的术后处理方法,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122例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引流方法,比较其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2例乳腺癌并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均为全部女性,年龄32~68岁,平均51.8岁。根据TNM分期,Ⅰ期12例,Ⅱ期88例,Ⅲ期20例,Ⅳ期2例。参照术后5d引流量仍大于30 mL或引流管拔除后2d手术区皮下仍有波动感,穿刺抽出液量大于5 mL者,诊断为皮下积液。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A、B两 组(A组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B组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两组之间的年龄、病情、手术类型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操作者为同一组医生,腋窝均喷洒纤维蛋白胶。 A组术后改良皮瓣“补丁法”+绷带包扎单管负压引流:常规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于皮下组织的切缘处将皮瓣与肌肉组织缝合3~4针,使皮瓣贴紧皮肤,16号腹腔引流管,并按螺旋状剪出侧孔,每个侧孔间距约为1 cm,置于腋下,从腋中线戳孔引出并固定。两侧皮肤吻合时,创面对合要紧密,必要时行皮瓣垂直褥式缝合,夹闭引流管,术后接负压引流瓶。另外,切口覆盖敷料后,再用护皮膜覆盖,其范围要超出敷料2 cm,并与皮肤紧密粘贴。B组:术后采用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单管负压引流法,切口缝合要求不是很严,在腋下、锁骨下等积液易发部位垫10~20块纱布,使这些自然凹陷部位与其它部位相对平整,然后用2~3块纱布垫覆盖患侧胸部,腋窝处置16号腹腔引流管,同样接负压引流瓶,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利用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皮下积液作为观察指标。

  2 结果

  12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发生积液者25例,积液的总发生率为20.5%;其中改良皮瓣“补丁法”+绷带包扎单管负压引流组的积液发生率为12.7%;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单管负压引流组的积液发生率为2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术后积液发生率的比较(略)

  与B组比较,*P<0.05,**P>0.05。

  3 讨论

  乳腺肿瘤手术虽然为体表手术,但乳腺癌根治术的手术范围广,创伤面积大,术后并发症多,其中皮下积液是其常见的并发症,究其原因与引流不当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大范围的皮下组织被清除后,胸壁上存在一些医源性凹陷区域(如腋区、胸骨旁区,锁骨下区、肋间区)[1],再加上创面的渗血或淋巴回流不畅等,易为形成积液的部位。皮下积液不但延迟切口愈合,而且将影响术后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的进程,还是影响乳腺癌手术近期疗效的原因之一。鉴此乳腺癌术后减少皮下积液是乳腺外科临床工作的重点。国内文献报道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6.2%~28.2%[13]。国外相关资料报道皮下积液为15.5%~ 35%[45],其中Wood worth等[4]报道为15.5%,但同时行乳房重建术的患者皮瓣下积液发生率仅2.5%,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关键是由于后者重建了乳房,消灭了皮瓣与胸壁间的医源性凹陷区(死腔)。本研究充分地减少了医源性凹陷区域,死腔最大可能地被消除了,从而减少了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本文结果显示,改良皮瓣“补丁法”+绷带包扎单管负压引流组的积液发生率为12.7%;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单管负压引流组的积液发生率为2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改良皮瓣“补丁法”+绷带包扎单管负压引流能明显的减少术后皮瓣下积液。为了有效的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笔者认为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手术创面要彻底结扎止血,防止术后创面淋巴管漏及出血;(2)使用电刀时功率不宜过高,以免脂肪液化,避免皮瓣过度游离和切口张力过大,否则不仅会影响皮瓣血运,还有碍皮瓣的塌陷造成死腔,易发生皮瓣下积液;(3)引流管放置位置要得当(以多孔耐压管为宜),内置皮瓣下长短要适宜,防止过长以免反折;(4)在伤口包扎之前要检查伤口缝合有无漏气,并彻底抽出腋窝和皮瓣下积液后再连接负压装置,术后要确保引流管通畅,并处于持续负压吸引状态。

  【参考文献】

  [1] 杨永久,李瑞平,胡振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 14(4):310311.

  [2] 钟红,马斌林,阿力比牙提·艾民.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5, 28(7):655657.

  [3] 殷庆章,向明.乳腺癌术后早期并发症158例临床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 2001, 3(3):15l152.

  [4] Woodworth P A, McBoyle M F,Helmer S D,et a1.Seroma formation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incidence and predicting factors[J].Am Surg, 2000,66(5):444450.

  [5] Terrell G S, Singer J A .Axillary versus combined axillary and pectoral drainage after modified radical maslectomy[J].Surg Gynecol Obstet,1992,175(5):437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