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褥疮的预防及褥疮形成后的护理对策。方法 加强全身营养,建立翻身卡,保持衣服,床单清洁、干燥,积极治疗原发病;发生褥疮后对症实施治疗及护理。结果 经过8~30天治疗,Ⅰ~Ⅲ期褥疮治愈。结论 有效的褥疮预防及护理是治疗褥疮的关键。
【关键词】 褥疮;预防;护理
褥疮是由于身体的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或局部皮肤长期摩擦、受潮湿刺激及全身营养不良、水肿,使局部组织缺血、营养不良、血液循环障碍,而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红、肿、热、痛、溃烂、坏死。好发于卧床患者的骨突出部位,如臀部、髋、骶尾部、耳廓、枕骨结节及肩胛部和足跟等处,其中以髋部和骶尾部最多见。
翘楚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医学论文的写作、修改、翻译、发表
官方网站:https://www.qclunwen.com 服务QQ:55755004
邮箱:55755004@qq.com 咨询电话:18986130979
服务宗旨:原创、专业、诚信、安全可靠
1 预防
(1)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供给。(2)保持卧床患者衣服、床单、被褥清洁干燥、柔软、平整,保持卧床患者全身皮肤完整、清洁、干燥,大小便后要及时清洗会阴部和肛周部,涂油和擦痱子粉吸潮,避免使用破损的便器。(3)避免局部皮肤和组织长期受压,向卧床患者介绍预防褥疮的重要性,建立翻身卡,经常查看受压部位,定期用50%酒精或红花酒精按摩,以增进局部血液循环,鼓励并协助卧床患者每2~3 h更换卧位,并放置气圈垫、海绵垫或软垫于受压部位。(4)积极治疗原发病。褥疮的发生常常是在许多原发病的基础上发生的,如糖尿病,若血糖控制不佳,并发了皮肤水肿、缺血、缺氧,感觉异常而形成褥疮。因此,在诊断清楚的情况下,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2 褥疮的护理
当卧床的患者发生褥疮后,要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1 淤血红润期 勤翻身,并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受压部位皮肤干燥,去除危险因素,避免褥疮进一步发展。
2.2 炎性浸润期 表皮常有水疱形成,患者感疼痛。可按无菌操作法用注射器从水疱的水平最低处穿刺,抽出水疱内液体,并用碘伏棉签从水疱的最高位向下滚动致穿刺针眼处,使水疱内残余的液体顺针眼流出,保持水疱皮肤完整,然后涂上美宝烫伤膏,每日重复上述方法2~3次,用红外线照射2次,每次30 min,保持创面干燥,无需包扎,避免创面再次受压,一般1天后创面结痂,6~8天后干痂脱落,褥疮痊愈。
3 溃疡
3.1 浅度溃疡期 表现为水疱破溃,肌层组织坏死,感染后创面有脓液覆盖,此期可先用双氧水冲洗创面的脓液,再用碘伏消毒创面及周围的皮肤,然后用新鲜鸡蛋内膜平整紧贴于创面,再以无菌敷料覆盖,每日更换一次,直至创面愈合为止,并配合红外线照射。
3.2 坏死溃疡期 表现为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感染可深达骨髓,引起脓毒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此期患者创面愈合需要很长时间。此期应先清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生长,但由于其坏死组织与其他正常组织粘连,不易清除,应先在创面上涂红霉素软膏,再以无菌敷料覆盖,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使其坏死组织软化,易于清除,每日更换1次,3~4次坏死组织软化后,再用无菌剪刀剪去坏死组织,用双氧水冲洗创面,碘伏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给予美宝膏涂擦患处,避免创面再次受压,并给予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
4 护理体会
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患者痛苦。
5 讨论
体弱、消瘦、皮下脂肪少、疼痛活动受限或伴有某些慢性病,长期卧床易导致血液循环差,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发生褥疮。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解释并说明发生褥疮后带来的危害,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对于易受压的骨突起部位放置棉垫等,协助并指导每2 h翻身,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的动作,及时按摩受压处,大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会阴,勤换内衣,严格交接班和记录,加强皮肤护理,鼓励患者增加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使褥疮发生率降至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