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及相关指标检测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讨论C-反响蛋白(CRP)及相关指标检测对临床哮喘患儿的辅助诊断价值。办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明白诊断小儿哮喘患者76例、25名同时期安康体检儿童,分别测定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及安康体检者CRP、前白蛋白(PA)、白细胞(WBC)、肺功用、动脉血气,比拟不同病情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哮喘兼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患者以及小儿哮喘兼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CRP明显高于单纯小儿哮喘者(P<0.05);哮喘兼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A明显低于单纯小儿哮喘患者(P<0.01),哮喘兼并病毒感染患者及哮喘兼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WBC明显高于单纯小儿哮喘者(P<0.05)。哮喘患者治疗前血清CRP、WBC、PaCO2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A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CRP、WBC、PaCO2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血清CRP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哮喘组患者治疗前FEV1%、FEV1/FVC%及氧分压(PaO2)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FEV1%、FEV1/FVC%及氧分压(PaO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 血清CRP及相关指标检测可为判别哮喘患儿病情提供炎性反响信息。
翘楚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医学论文的写作、修改、翻译、发表
官方网站:https://www.qclunwen.com 服务QQ:55755004
邮箱:55755004@qq.com 咨询电话:18986130979
服务宗旨:原创、专业、诚信、安全可靠
【关键词】 哮喘;CRP;肺功用;诊断
C-反响蛋白(CRP)是低程度炎症的敏感标志物[1],有研讨显现,CRP参与部分或全身炎性反响,正常血清中,含量极微,在炎症急性期患者的血浆中,CRP能够成倍增长,我们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CRP程度停止检测,以讨论CRP与哮喘的关系。小儿哮喘能否兼并感染以及是何种感染是儿科医生最为关怀的问题,因而,正确判别儿童哮喘的病原体是合理运用抗生素治疗的根底及预后的判别。笔者对局部哮喘患儿的CRP及相关指标停止了结合测定及结果剖析后,以为在无法疾速取得微生物学实验室证明时,能够思索用CRP、PA及WBC结合检测,有助于鉴别小儿哮喘有无感染及可能是哪类病原体感染。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办法
1.1 对象 2009—2010年来我院儿科就诊76例哮喘患儿,男44例,女32例,年龄6月龄~7岁,诊断均契合《适用儿科学》第7版诊断规范[2]。依据外周血象检查,抗生素治疗效果、血培育、病因、发病机制、盛行病学及病程和实验室特异性检查等明白诊断为小儿哮喘29例,哮喘兼并病毒感染(相关病毒检测证明)15例,哮喘兼并细菌感染(经X线,细菌培育证明)12例,哮喘兼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相应抗体检测证明)20例。一切对象均扫除肺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慢性肝炎、糖尿病等惹起的CRP升高的疾病。
1.2 办法
1.2.1 仪器和试剂 血清CRP、PA检测:日本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剖析仪,CRP、PA检测试剂盒购至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WBC计数:深圳迈瑞BC-5200五分类血球计数仪。
1.2.2 实验办法 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5ml停止CRP、PA及WBC计数测定。血清CRP测定,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运用正常值范围:0~10mg/L;全血WBC测定:EDTA抗凝全血,正常范围:(4~10)×109/L,婴儿白细胞计数>12.0×109/L为升高;PA检测采用速率法。
1.3 统计学处置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材料停止统计剖析。两组间计量材料采用均数±规范差(〖x〗±s )表示,组间比拟停止t检验,P<0.05为差别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不同病情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各指标比拟 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病情越重,血清CRP、WBC数值变化越大。哮喘兼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患者以及哮喘兼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CRP明显高于单纯小儿哮喘患者(P<0.05);哮喘兼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A明显低于单纯小儿哮喘患者(P<0.01);哮喘兼并病毒感染患者及哮喘兼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WBC明显高于单纯小儿哮喘患者(P<0.05)。详见表1。表1 不同病情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各指标比拟注:与单纯小儿哮喘组比拟,▲P<0.05,▲▲P<0.01
2.2 小儿哮喘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与安康正常对照组的比拟 小儿哮喘患者治疗前血清CRP、WBC、PaCO2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A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CRP、WBC、PaCO2均明显低于治疗组前(P<0.05),但治疗后血清CRP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哮喘组患者治疗前FEV1%、FEV1/FVC%及氧分压(PaO2)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FEV1%、FEV1/FVC%及氧分压(PaO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详见表2。表2 小儿哮喘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与安康正常对照组的比拟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拟,▲P<0.05,▲▲P<0.01;与治疗前比拟,*P<0.05,**P<0.01
3 讨论
CRP是1930年Tillett等[3]发现的一种能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体反响的急性期反响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应对组分,普遍散布于人体,产生于抗原进入机体的早期,是机体遭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CRP T1 2为4~6h,在感染6~8h后血清CRP明显上升[4,5]。因而,CRP可作为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但CRP T1 2短,经有效治疗后疾速恢复正常。在急性感染的综合性诊断中,CRP是最常用的一种非特异性指标。CRP的疾速增加与炎性反响发作和组织损伤过程有关,已知CRP的生物学功用是能抑止经凝血酶等刺激过的血小板凝集反响,经过分离各种配体以激活补体,能与T淋巴细胞特异性分离,并具有调理素样作用。在炎性反响或组织损伤时明显升高,故可作为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一项检测指标。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性反响,发病时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参与气道慢性炎症及急性加重过程,在细菌感染招致哮喘急性发作时,IL-6能够刺激肝脏活化吞噬细胞及呼吸道合成较多CRP,感染得到控制后,CRP合成减少,则血清CRP降低。可见血清CRP升高,能够反映哮喘急性发作者机体及气道存在炎性反响,经过察看CRP的变化,对判别哮喘发作期气道炎症的轻重有一定协助[6]。本研讨结果显现:治疗前哮喘患者血清CRP及WBC总数升高,气道痉挛阻塞惹起FEV1%、FEV1/FVC%降落及呼吸衰竭,哮喘患者经吸氧、抗感染、雾化吸入β2-受体冲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糖皮质激素解痉平喘祛痰等对症治疗后,WBC总数、肺功用及动脉血气均恢复正常,虽然血清CRP较治疗前明显降落,但并没有降落至正常范围,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本研讨也发现,经过对不同病情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各指标比拟,提示CRP在呼吸道炎症的辅助诊断中有较大价值,单纯小儿哮喘患者因无急性炎症等现象发作,CRP、WBC都在正常范围,在兼并细菌感染的患者中,其CRP、WBC升高明显,可较容易加以鉴别,而在兼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患者中,其CRP有不同水平的升高,阐明其已形成对机体的炎症损伤。由于其CRP升高明显而WBC根本正常,因而,CRP分离WBC有助于提示患儿能否存在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前白蛋白(PA)在肝细胞中合成是一种非特异性宿主防御物质,能够肃清感染过程中释放于循环血液中的有毒代谢物质,并被逐步耗费,所以在急性时相反响过程中,PA随着炎症的加重而逐步降低,故能够以为PA作为一种负急性时相蛋白[7]。本研讨初次采用分离PA来检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在不同病情炎症的变化,结果显现:哮喘兼并细菌感染组PA程度明显低于单纯小儿哮喘组(P<0.01),而哮喘兼并病毒感染组、哮喘兼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组与单纯小儿哮喘组比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A是区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良好指标。WBC计数及分类是诊断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最普遍的指标,但临床察看发现,局部哮喘兼并细菌感染患儿WBC计数及分类指标变化不明显,且易受患儿心情、运动、体温及气候等要素影响,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总之,小儿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CRP程度明显升高,经积极治疗后,CRP明显降落,但仍高于正常范围,提示哮喘患者气道可能有慢性炎症的持续存在,由于血清CRP不受抗菌药物、免疫抑止剂、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影响,因而,在临床工作中,监测哮喘患者特别是急性发作患者血清CRP程度、察看其动态变化,有助于及时判别哮喘患者病情的严重水平。因而,血清CRP、PA及WBC计数结合检测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感染病原体诊断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琳,徐建国.C反响蛋白与白细胞检测在小儿哮喘兼并感染中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7): 1549-1550.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适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167-1170.
3 Takemura M, Matsumoto H, Niimi A, et a1.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in asthma. Eur Respir J, 2006, 27(5): 908-912.
4 张洪波,顾敏,张玲,等.C-反响蛋白、前白蛋白及脂蛋白(a)在炎症病人血清中的变化.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2): 25-26.
5 潘继文.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适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 21(11): 879-880.
6 孙剑,何淑,张群智,等.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C反响蛋白、前白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检测临床评价.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1, 16(2): 84-85.
7 黄波,鲍依稀,钟刚才.血清C-反响蛋白和前白蛋白检测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7, 28(7): 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