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存档

新生儿黄疸间断光疗与持续光疗的疗效分析

2010-12-17 11:37
   【摘要】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且发病率居高不下,光疗已成为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主要方法,我们采用每日间断8h光疗(每天分两次,每次4h,期间间隔4~6h)与每日持续8h光疗进行对比,疗效无差异,且间断光疗患儿避免长时间与母亲分开,能安静休息,便于喂养,皮肤护理,家长易于接受。             ...

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2010-12-17 11:36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4μg/(kg·min)输注,一般连用3~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只给常规治疗。 结果 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667,P<0.05)。 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10-12-17 11:36
 【摘要】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科室自2006年6月至2009年11月住院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Ⅰ~Ⅲ级)60例,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血气指标、X线胸片改善情况、吸入氧浓度(FiO2)的调整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临床症状、血气指标、X线胸片明显改善,并发症少,减少机械通气的几率,治愈率为93.3%。结论...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C-RP水平及其临床分析

2010-12-17 11:36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指导使用抗生素。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100例住院病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组(观察组)进行C-RP检测及临床分析,并与2006年1月—2007年12月100例(对照组)作比较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病人使用抗生素情况极其转归。结果 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为45%,对照组抗生素使用率为90%(P<0.05),而治疗转归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持续镇静治疗在ICU重症肺炎患儿机械通气中的作用

2010-12-17 11:34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镇静治疗在ICU重症肺炎患儿呼吸支持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00年10月—2009年10月期间我科收治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儿88例,其中2000年10月—2006年9月期间收治46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间断运用镇静药物的方法;治疗组为2006年9月—2009年10月收治42例根据全国重症医学分会发布的镇静指南运用持续镇静方法。 结果...

秋泻灵合剂佐治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观察

2010-12-17 11:32
   【摘要】 目的 评价秋泻灵合剂佐治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方法 我科2009年3月—2010年2月住院治疗的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补液、纠酸、调节肠道菌群及保护肠道黏膜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秋泻灵合剂。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缩短(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宁地区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与诊治

2010-12-17 11:32
   【摘要】 目的 探讨西宁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的发病与诊治。方法 对2006年9月—2009年10月来我院诊治的胃痛患儿520例,经13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最后确诊为慢性胃炎的232例儿童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20例样本中幽门螺杆菌阳性率44.62% (232/520),3~5岁组48例Hp 阳性者15 例(31.25%),6~10岁组318 例中阳性者141例(44.34% ),11~16岁组154例中阳性者76例(49.35% ),3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520例患儿中男269例,幽门螺杆菌阳性121例( 44.98%...

简化小儿危重病评分法在基层医院婴幼儿重症肺炎监护和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0-12-17 11:32
   【摘要】 目的 评价简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基层医院应用于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简化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6例重症婴幼儿患者按照简化小儿评分推荐的方案进行评分,经治疗后患儿症状和体征以及检查好转为有效,死亡或者症状无改善或恶化为无效。结果 初次评分可以反映患儿病情状态和预后,动态评分能够观察患儿病情发展变化和治疗效果。结论 简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方法可以作为一项有效的评价指标用于临床婴幼儿肺炎的监护和治疗。             ...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围生相关因素的分析

2010-12-17 11:32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围生高危因素。方法 对2009年1—12月在昆明同仁医院出生的所有患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共37例和1178例非感染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检验。结果 增加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因素为胎龄体重低、分娩方式、产前发热或感染、窒息程度、胎膜早破。结论 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             ...

盐酸头孢他美酯干混悬剂引起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

2010-12-17 11:29
 【关键词】 盐酸头孢他美酯;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1...
条目: 1611 - 1620 共 1780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