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论文

输尿管结石反复碎石后手术时机的选择

2010-12-22 02:44
 【摘要】...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的干预作用研究

2010-12-22 02:42
 【摘要】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1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常规+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E波与A波峰值速度比值、室壁运动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变化,并对2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生房颤的机制探讨

2010-12-22 02:42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中高血脂、高血糖检出情况分析

2010-12-22 02:41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   中图分类号:R544.1; 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551(2008)10-1453-01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极为密切。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供应不同的脏器或系统的动脉血管,可以导致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本文对新疆巴州人民医院心内科1 865例高血压住院患者的高血脂及糖尿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2010-12-22 02:41
   【摘要】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CHD)不同临床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110例CHD患者及同期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及其他检查证实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CHD患者按WHO诊断标准,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4例)、稳定型心绞痛组(48例)。采用循环酶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CHD患者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HCY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10-12-22 02:39
    【摘要】 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比较低分子肝素钙(LMWH)与普通肝素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病例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入选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阿斯匹林100mg ,口服1次/d;卡托普利12.5~50.0mg,口服3次/d;倍他乐克6.25~50.00mg,口服2次/d;辛伐他汀20mg,口服每晚1次;单硝酸异山梨酯10mg,口服2次/d)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5...

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和胆红素的变化

2010-12-22 02:3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和胆红素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和意义。 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4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尿酸和胆红素水平。 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胆红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间接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直接胆红素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心绞痛的特殊心电图表现

2010-12-22 02:37
    【关键词】 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常发生于劳累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甘油后消失。其发作时常伴有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心电图为缺血型ST段移位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但我们医院心内科从2004~2007年在住院病人中发现4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表现为缓慢心律失常,心绞痛治疗缓解后恢复正常心律。现报道如下。   1...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2010-12-22 02:37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左心功能关系   国内外流行病调查显示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而心功能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因此我们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关系进行研究,以通过心血管造影方法评价不同程度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变化,为评定治疗疗效、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

窦性心律震荡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0-12-22 02:37
    摘要 目的: 探讨窦性心律震荡在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72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及120例正常人,对两组人群进行性别、年龄、左室射血分数(LVEF)、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24hHolter监测,观察其室性早搏后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并分析多变量关系,预测其相对危险度。结果: TO(+)组、TS(+)组、TO(+)TS(+)组、TO(-)TS(-)组中,心功能不全组与正常组二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功能不全组TO值、...
<< 17 | 18 | 19 | 20 | 21 >>